合同写口头承诺无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在签合同的时候,里面有条款写着口头承诺无效。我有点疑惑,这样规定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呢?不太清楚这背后的法律原理,想了解一下这种条款在什么情况下是有效的,什么情况下可能无效,以及会对合同履行产生哪些影响 。
展开


合同中约定口头承诺无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有权自行约定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只要协商一致,合同内容真实合法,那么约定不采用口头协议就是有效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当合同中约定口头承诺无效的条款满足这些条件时,该条款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订立这一条款之前已经存在的口头协议是有效的,而在此之后约定的口头协议则无效。 举例来说,如果甲和乙先有一个口头合作意向,之后签订正式合同,合同中约定口头承诺无效,那么之前那个口头合作意向依然有效,但签合同之后再作的口头承诺就没有效力了。 另外,虽然合同约定了口头承诺无效,但如果之后双方通过实际行动履行了某个口头约定,且双方对此都没有异议,那么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也可能被视为对合同的变更或补充。这是因为法律也尊重当事人的实际履行行为所体现的真实意思表示。 相关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就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简单讲,就是人们在民事领域做出的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心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也就是你心里想做某件有法律意义的事,然后通过言语、行动等方式表现出来。 公序良俗: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简单说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基本秩序和道德准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