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阳合同的效力?


在了解如何认定阳合同的效力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阳合同。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目的,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内容不同的合同,对外公开并备案的那份合同就是阳合同,与之相对的是双方实际履行的阴合同。阳合同通常是为了规避国家税收、政策监管等目的而签订的。 认定阳合同的效力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具体来说,判断阳合同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看其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一般情况下,阳合同是双方为了某种非法或不正当目的而故意签订的虚假合同,并非双方真实的交易意思,所以通常会被认定为无效。例如,在房屋买卖中,为了少缴纳税款,买卖双方签订一份价格较低的阳合同用于备案,同时又签订一份真实交易价格的阴合同。这里的阳合同就不是双方真实的交易价格体现,只是为了避税,这种情况下阳合同很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阳合同虽然存在一定的虚假成分,但其中部分条款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部分条款可能是有效的。比如阳合同中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条款,即使阳合同整体被认定无效,该争议解决条款可能仍然有效。 此外,还需要考虑阳合同是否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如果阳合同的签订损害了国家利益,如逃避税收,那么根据法律规定,该合同会被认定无效。如果损害了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 在认定阳合同效力时,法院或仲裁机构通常会综合考虑合同签订的背景、目的、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以及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等因素。如果当事人对阳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依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来解决。总之,对于阳合同效力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