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对方好像有些欺骗行为。我现在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普通的民事欺诈,还是构成了合同诈骗罪。我想知道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区分的,各自有啥特点和界限,希望懂法律的人帮我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合同诈骗
  • #民事欺诈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容易让人混淆,但它们在法律性质和后果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区分。 首先,从主观目的来看。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他们签订合同只是一个幌子,是为了骗取对方的财物。而民事欺诈行为,行为人虽然也有欺骗的故意,但目的通常是为了促成交易,或者在交易中获得一些利益,并非完全不想履行合同。比如,商家夸大商品性能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其目的可能是为了提高销量,还是有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意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而民事欺诈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调整,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其次,从欺诈的程度来说。合同诈骗罪中的欺诈手段往往更为恶劣,是虚构了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或者隐瞒了非常关键的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而民事欺诈通常是在一些次要的事实或者细节上进行夸大或隐瞒。比如,在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可能虚构自己拥有某批货物的所有权,与他人签订买卖合同骗取货款后消失不见。而在民事欺诈中,可能只是对商品的某些性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大,但商品本身还是存在的。 最后,从履行合同的行为来看。合同诈骗的行为人在骗取财物后,通常不会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以各种理由推脱,甚至直接逃匿。而民事欺诈的行为人一般会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只是在履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实的情况。 总之,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需要综合考虑主观目的、欺诈程度以及履行合同的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