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同居关系财产该如何分割?
我和对象没领结婚证就一起生活了,现在打算分开,有不少共同置办的财产,像房子、车子之类的。我不太清楚在《民法典》里,这种同居关系下的财产要怎么分割,想知道有啥依据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展开


在法律中,同居关系指的是没有经过结婚登记,男女双方便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这种关系和合法的婚姻关系不同,婚姻关系受法律的全面保护,而同居关系在财产分割等方面有不同的规定。 对于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首先要明确哪些属于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共同财产是指在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判断是否为共同财产,关键在于是否是双方共同努力获得的。比如,双方一起工作赚取的收入,或者用共同积蓄购买的房产、车辆等。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也就是说,当同居关系结束时,如果双方对财产分割有争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分割财产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如果双方在同居期间就财产问题达成了书面协议,那么就按照协议来分割财产。这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尊重双方的约定。 若没有协议,一般会按照一般共有财产处理。一般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是指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共同共有是指共有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在同居关系中,如果能证明是按份共有的,就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割;如果不能证明是按份共有的,通常会认定为共同共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割,比如考虑双方的出资情况、对财产的贡献大小等因素。 例如,在购买房产时,一方出资较多,另一方出资较少,在分割时就会考虑出资比例来确定各自应得的份额。总之,同居关系财产分割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以公平合理为最终目标。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