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婚后的财产该如何分割?


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分割方式是不同的。 首先,婚前财产是夫妻一方在结婚前就已经拥有的财产,这些财产归个人所有,正常情况下不参与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不过,如果夫妻双方对婚前财产有特别的书面约定,那就按照约定来处理。例如,双方约定某一方的婚前房产在婚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在分割时就要按照共同财产来处理。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且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其次,婚后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分割方式如下: 一是双方协商决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怎么分大家都同意就行。 二是如果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体现了法律对子女抚养、女方权益以及无过错方的保护。比如,抚养孩子的一方可能在财产分割上会适当多分一些,遭受家暴等过错行为伤害的无过错方也能得到照顾。 另外,关于婚后财产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像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例如一方婚前有10万元存款,婚后这10万元产生的利息属于孳息,归个人所有;但如果用这10万元投资做生意赚了钱,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有婚前个人购房,婚后按揭还款,离婚时房屋归产权登记的个人,房屋增值有补偿。 相关概念: 孳息:简单说就是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像存款利息、果树结的果实等。 自然增值:是指该增值的发生是因通货膨胀或市场行情的变化而致,与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协作劳动、努力或管理等并无关联。比如房产因市场价格上涨而增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