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起诉离婚的房产是如何分割的?


在2024年起诉离婚时,房产分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法律规定。 首先是法定准则,在夫妻关系持续期间获取的房产,一般被认为是夫妻共有财产,应当平等分配。这就是说,婚后夫妻共同购买的房子,在没有其他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会平均分给夫妻双方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独立财产原则也很重要,如果房产由一方在结婚之前购买,或者是由于继承或赠予而专属于某一方所有,那么这处房产有可能被判定为独立财产,不参与共同财产的分配。比如,一方在结婚前自己全款买了一套房子,那这套房子就属于他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会拿来分;或者一方父母明确表示只赠与自己子女一套房子,那这房子也是个人财产。 法院还会考虑贡献系数,在决定如何分配共同财产的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双方在经济和家庭劳动方面的付出与贡献,可能会对实际付出较多的一方给予适当的补偿。比如,一方在婚后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全身心投入家务和照顾子女,而另一方在外工作赚钱,这种情况下分割房产时,法院可能会适当照顾付出较多的一方。 当涉及未成年子女时,法院会优先关注他们的居住需求以及生活稳定性,很可能会把房产判给履行了抚养义务的那一方。例如,孩子一直跟着母亲生活,且母亲有稳定的收入和居住条件,那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法院可能会把房子判给母亲。 协议优先权也不容忽视,如果夫妻双方能够就房产的分配达成共识,法院通常会尊重他们的意愿,并按照协议中的条款做出裁决。所以,如果夫妻双方能心平气和地商量好房子怎么分,法院一般会认可这份协议。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以及指导性案例,同样是法院作出裁决的重要参考依据。离婚房产分割必须遵循法律程序进行,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途径解决房产分割问题。 相关概念: 独立财产:指的是在婚姻关系中,由一方单独拥有,不与另一方共同享有的财产,像一方婚前购买的房产、明确只赠与一方的房产等。 共同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拥有的财产,例如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等。 贡献系数:是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考虑夫妻双方在经济和家庭劳动等方面付出多少的一个衡量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