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工资该如何执行?


当公司拖欠工资时,执行的方式和流程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正式执行前需要做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要先确定你和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及拖欠工资的具体数额。你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证据来证明。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确定了这些基本事实,后续的法律程序才能顺利进行。 接着是解决纠纷的途径。通常可以先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这是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方式。你可以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负责人沟通,要求他们支付拖欠的工资,并了解拖欠的原因和支付的时间。如果协商不成,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他们会根据你提供的信息进行调查,并责令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 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你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报酬等发生的争议,适用本法。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以及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会在受理后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最终作出判决。 当获得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或者法院判决书后,如果公司仍然不支付工资,就可以进入执行阶段。你需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你的申请,采取多种执行措施。例如,查询、冻结、划拨公司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公司的财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总之,公司拖欠工资后,要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收集好证据,按照协商、投诉、仲裁、诉讼、执行等步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