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该如何规避?

我之前签了竞业限制协议,现在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但这份工作可能会违反协议。我不想违约承担责任,又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想了解下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有没有合法的办法能规避相关限制呢?
展开 view-more
  • #竞业限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竞业限制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协议。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想要合法规避,我们需要先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首先,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协议约定按月支付经济补偿,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催告用人单位支付。若用人单位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一旦协议解除,劳动者自然无需再受其限制。 其次,要严格审查竞业限制协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果协议中约定的限制范围过宽、地域过大、期限过长,或者没有明确经济补偿标准等,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修改协议内容。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请求认定协议部分条款无效。例如,若协议将竞业限制的范围扩大到了与用人单位业务关联性极小的领域,这种不合理的约定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另外,劳动者在选择新的工作时,要仔细甄别新单位与原单位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可以从业务范围、市场竞争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新单位与原单位不存在竞争关系,那么从事相关工作就不构成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比如原单位主要生产高端电子产品,而新单位专注于低端日用品生产,两者不存在竞争关系,劳动者入职新单位就不会违反竞业限制协议。 最后,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比如与用人单位关于经济补偿支付的沟通记录、新单位业务范围的证明材料等。这些证据在可能发生的纠纷中能起到关键作用,帮助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规避限制需要依法依规进行,不能采取违法手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