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商标行政诉讼案件的起诉手续怎么办理?


在探讨涉外商标行政诉讼案件起诉手续的办理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涉外商标行政诉讼的概念。涉外商标行政诉讼,简单来说,就是涉及外国主体或者与外国有密切关联的商标行政方面的诉讼。比如外国企业对我国商标行政部门的某些决定不服而提起的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办理涉外商标行政诉讼案件的起诉手续,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确定管辖法院。一般而言,第一审涉外商标行政诉讼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及以上的法院管辖。这是因为这类案件通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中级及以上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上更有经验和能力。 接着是准备起诉材料。原告需要撰写起诉状,起诉状中要清晰地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比如原告是外国企业,要写清楚企业的名称、住所地等;被告一般是商标行政部门,也要准确写明其名称和地址。同时,要详细阐述诉讼请求,比如要求撤销商标行政部门的某个决定等,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此外,还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商标注册文件、商标行政部门的处理决定书等,这些证据要能够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然后是办理委托手续。如果外国当事人不能亲自参与诉讼,需要委托代理人。委托中国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代理诉讼的,必须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如果该授权委托书是从我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最后是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证据材料以及委托手续等一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就会受理案件;如果不符合,会通知原告补充材料或者裁定不予受理。 在整个办理起诉手续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一般来说,在我国进行诉讼应当使用中文。如果提交的材料是外文的,需要附有中文译本。 总之,办理涉外商标行政诉讼案件的起诉手续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各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这样才能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