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被性骚扰如何立案?


当未成年人遭遇性骚扰后进行立案,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性骚扰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对于未成年人的性骚扰,性质更为恶劣,法律也给予了更严格的保护。 如果发现未成年人被性骚扰,第一步要及时报警。报警时要清晰准确地向警方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关键信息。因为警方是立案的重要处理机关,他们会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初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接下来,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证据对于立案和后续的处理至关重要。比如,与性骚扰相关的聊天记录、视频、音频资料等。如果有现场的目击证人,也要及时记录下证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证据能够帮助警方更全面地了解事件情况,增加立案的可能性。 警方在接到报警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如果符合立案标准,警方会正式立案,并展开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受害者及其家属要积极配合警方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如果警方决定不予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控告人如果对不予立案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同时,受害者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进行监督。 此外,除了刑事立案,受害者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比如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等。总之,当未成年人遭遇性骚扰时,要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其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