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股东发现金红利时资产负债表怎么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发放现金红利涉及的几个关键法律和财务概念。现金红利,通俗来讲,就是公司把赚到的钱以现金形式分给股东。在法律层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从财务角度看,向股东发放现金红利会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遵循“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 当公司决定发放现金红利时,会进行一系列的账务处理,进而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填写。具体来说,在宣告发放现金红利时,公司会做如下会计分录:借记“利润分配 - 应付现金股利”,贷记“应付股利”。这一步骤的意思是,公司已经确定了要给股东发放红利,从公司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准备支付给股东,此时“利润分配 - 应付现金股利”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减少了所有者权益;“应付股利”属于负债类科目,增加了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会减少,负债中的应付股利会增加。 当实际支付现金红利时,会计分录为:借记“应付股利”,贷记“银行存款”。这表示公司用银行里的钱去支付之前宣告要给股东的红利。此时,负债中的应付股利减少,资产中的银行存款也减少。在资产负债表上,负债和资产同时减少。 在填写资产负债表时,按照上述账务处理的结果进行填写。在宣告发放现金红利的当期,在负债项目中找到“应付股利”,将宣告的红利金额填入该项目,同时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的“未分配利润”里减去相应的金额。在实际支付红利的当期,在负债项目的“应付股利”中减去支付的金额,在资产项目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中减去支付的金额。 总之,向股东发放现金红利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需要根据具体的账务处理准确填写相关项目,以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