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缓刑后是怎么发现漏罪的?
我之前被判了缓刑,最近心里一直不踏实,担心之前还有没被发现的罪行。我想知道司法机关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发现缓刑人员的漏罪呢?是有人举报,还是会主动去调查之类的,我很想了解这方面情况。
展开


在法律上,缓刑是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当犯罪分子被宣告缓刑后,如果发现其还有漏罪未被判决,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司法机关发现缓刑人员漏罪的方式有多种。首先,比较常见的是他人举报。比如受害者发现犯罪者还有其他侵害自己权益的犯罪行为未被处理,就可能向司法机关进行举报;或者是知情的群众,发现犯罪者存在其他违法犯罪事实,也会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其次,司法机关自身的侦查工作也可能发现漏罪。在日常工作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会持续开展侦查活动,在办理其他案件或者进行常规调查时,可能会意外发现缓刑人员存在其他未处理的犯罪行为。例如,在调查一起盗窃案件时,可能会牵出缓刑人员之前参与的其他盗窃犯罪。 另外,犯罪分子主动交代也是发现漏罪的一种途径。有些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可能会出于良心谴责或者其他原因,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尚未被发现的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