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在利润表怎么看?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报表时,不太清楚应纳税所得额该怎么从利润表中看出来。我知道利润表上有各项收入和成本数据,但不知道具体怎么通过这些去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希望了解从利润表查看应纳税所得额的方法。
展开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它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然而,利润表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正常情况下利润表中并不直接列示应纳税所得额。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利润表中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调整来推算应纳税所得额。 首先,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是一个重要基础数据。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它的计算是用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等,再加上其他收益、投资收益等得到的。 但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是不同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例如,企业发生的一些费用,在会计上可以全额扣除,但税法规定了扣除限额,像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超过部分就需要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还有一些收入,会计上确认为收入,但税法规定免税,比如国债利息收入,这就需要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要从利润表看应纳税所得额,先找到利润总额,再结合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业务,依据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最终得出应纳税所得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