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并获得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标准怎样计算?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以下是关于申请并获得行政赔偿以及赔偿标准计算的详细介绍。 首先,申请行政赔偿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是指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比如作出错误行政处罚的工商局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单独要求行政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另一种是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这种方式下,赔偿请求会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诉求一起处理。 申请行政赔偿的流程一般如下:第一步,确认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这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程序来实现。如果行政机关的行为被确认违法,赔偿请求人才具备获得赔偿的基础。第二步,提出赔偿申请。赔偿请求人要向赔偿义务机关递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申请的年、月、日等内容。第三步,赔偿义务机关进行处理。赔偿义务机关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如果决定赔偿,会与赔偿请求人协商赔偿方式、数额等内容;如果决定不予赔偿,会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理由。第四步,如果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的决定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行政赔偿标准的计算,不同的损害情形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于侵犯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例如,某人因行政机关违法拘留10天,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为300元,那么他可获得的人身自由损害赔偿金就是300×10 = 3000元。对于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对于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比如,行政机关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要按照损害程度给予相应的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