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在工作地怎么讨回拖欠的工资?


当人不在工作地却要讨回拖欠的工资时,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可行的途径。首先是协商解决。虽然人不在工作地,但如今网络通信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方式,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尝试向用人单位说明自身情况,了解工资拖欠的原因,并要求其给出支付工资的明确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所以,我们有充分的法律依据要求用人单位按时支付工资。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选择申请调解。我们可以委托当地的工会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其他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这些组织具有专业的调解能力和经验,能够在中间起到沟通和协调的作用,促使双方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即使我们不在工作地,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参与调解过程。接下来是申请劳动仲裁。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维权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我们可以向工作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仲裁委员会在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在整个仲裁过程中,我们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无需本人亲自前往工作地。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我们可以向工作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样,在诉讼过程中,我们可以委托律师等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无需本人全程在工作地。总之,即使人不在工作地,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讨回被拖欠的工资。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