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没有签订合同该怎么要工资?


当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时,仍然有多种途径可以索要工资。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虽然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实际上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也接受了该劳动,双方存在着实际的用工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的权益同样受到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法律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对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一种惩罚性规定。 其次,农民工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来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这些证据包括考勤记录,它能证明你在什么时间为用人单位工作;工资支付凭证,比如转账记录、现金收条等,能直接体现用人单位给你支付报酬的情况;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这些是你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身份象征;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证据在维权过程中非常重要。 接下来介绍几种索要工资的途径。第一种是与用人单位协商。农民工可以直接找到老板,心平气和地说明情况,要求支付工资。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可能的需要。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专门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部门。你可以携带能证明你工作情况和未拿到工资的证据,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他们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并可能对其进行处罚。 另外,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农民工需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最终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如果用人单位仍然不支付工资,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院的强制手段来要回工资。总之,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也不要害怕,要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