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同居产生的财产问题该如何处理?
我和对象没领证就一起生活了几年,期间我们一起买了房、买了车,现在打算分开,但是在这些财产的分配上起了争执。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像我们这种因同居产生的财产问题,到底该怎么处理啊?
展开


在处理因同居产生的财产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同居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经过结婚登记而共同生活在一起。这种关系和婚姻关系在法律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婚姻关系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而同居关系在财产处理等方面的规定有所不同。 对于同居期间的财产性质界定,主要分为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个人财产指的是在同居前个人就拥有的财产,以及在同居期间明确属于一方所有的财产,比如一方继承或者接受赠与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这部分财产的归属是比较清晰的,通常就归财产所有人所有。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财产所有权的规定,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而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是指双方在同居期间共同劳动、经营或者共同出资购买的财产。比如双方一起开店赚的钱,或者一起出资买的房子、车子等。在认定共同财产时,一般需要有证据证明双方都对该财产有出资或者贡献。 在处理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问题时,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那么可以按照协商的结果进行分割。但如果协商不成,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条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这里的“一般共有”,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是按份共有,就按照双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割;如果是共同共有,会综合考虑双方对财产的贡献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分割。 此外,在处理同居财产问题时,还需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比如购房合同、出资凭证、银行转账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证明财产的归属和出资情况非常重要。总之,因同居产生的财产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进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