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应该如何处理?


拆迁补偿的处理是一个涉及到众多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的过程,需要被拆迁人谨慎对待。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处理拆迁补偿的步骤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了解拆迁补偿的方式。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拆迁补偿方式主要有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两种。货币补偿就是拆迁方按照评估价格,直接给予被拆迁人一定数额的金钱;而房屋产权调换则是拆迁方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拆迁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 接下来,就是评估环节。被拆迁人要参与到房屋价值的评估过程中。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协商选定;在规定时间内协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门通过组织被征收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或者采取摇号、抽签等随机方式确定。评估机构应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房屋征收评估工作,被拆迁人如果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然后是签订补偿协议。在明确了补偿方式和金额等内容后,拆迁方与被拆迁人会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中要明确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被拆迁人在签订协议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协议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最后,如果被拆迁人与拆迁方在补偿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是被拆迁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总之,处理拆迁补偿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整个过程中,被拆迁人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