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该如何处理?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最近和公司在工资发放方面产生了争议。公司少发了我一部分绩效工资,我找公司协商,他们却一直拖着不解决。我想知道遇到这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争议,应该怎么处理才好呢?
展开


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时,可通过以下途径处理。首先是协商,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以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摆出事实,讲清道理,争取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这就好比两个人有了矛盾,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看看怎么把问题解决。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还能避免伤了和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话,可以选择调解。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他们会站在中立的立场,听取双方的意见,提出解决方案。不过,调解并不是强制性的,调解协议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若调解不成功,还有仲裁这一重要途径。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仲裁的具体程序和规则。最后,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作出最终的判决。在整个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