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漏项该如何处理?
我参与了一个政府采购项目,结果发现项目中有一些内容漏项了。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这个漏项问题,是直接补充还是有其他规定?很担心处理不当会带来麻烦,想了解下政府采购漏项的正确处理方式。
展开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漏项是指在采购文件、合同等规定的内容里,有应该包含但却没有包含的项目。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采购的完整性和顺利进行。 对于政府采购漏项的处理,有一系列明确的规定和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当发现政府采购存在漏项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形来处理。 如果漏项属于细微偏差,也就是对采购项目的整体影响较小,不影响实质性内容,且在采购文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那么可以通过澄清、说明或者补正等方式进行处理。采购人和供应商可以协商,让供应商对漏项部分进行补充说明,并且以书面形式确认,将其作为合同的一部分。 要是漏项属于重大偏差,影响到了采购项目的实质性内容,比如漏项涉及到关键的技术要求、服务内容等,这时候就不能简单地进行补正了。通常需要重新开展采购活动。因为重大漏项可能会导致采购结果不公平、不公正,无法满足采购需求。重新采购能够保证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让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都有机会参与竞争。 此外,在处理政府采购漏项时,采购人还需要遵循相关的程序和要求。例如,要及时通知所有参与采购的供应商,说明漏项的情况以及处理方式;对于重新采购的项目,要重新发布采购公告,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招标、评标等工作。同时,要做好记录和存档工作,以便日后查询和监督。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