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后驾车逃跑案件该如何处理?


撞人后驾车逃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交通肇事逃逸,这是一种性质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下面从不同方面为您介绍此类案件的处理方式。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比如,张三开车撞了李四后,没有停车处理,而是直接开车离开了现场,这就属于典型的交通肇事逃逸。 在处理流程方面,一旦发生撞人后驾车逃跑的情况,受害人或其他目击者会第一时间报警。交警部门接到报警后,会立即展开调查。他们会通过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证据,像事故现场的刹车痕迹、车辆碎片等。还会调取周边的监控录像,查找逃逸车辆的踪迹。同时,也会询问现场的证人,了解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 关于责任认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逃逸者要对事故负全部责任。假如逃逸者能够证明被撞者本身也存在闯红灯等过错行为,那么逃逸者的责任可能会适当减轻。 在处罚措施上,分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事处罚方面,如果逃逸行为导致了严重后果,比如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并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比如,王五撞人后逃逸,导致被撞者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救治而死亡,那么王五就可能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所以,撞人后驾车逃跑是不可取的行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该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