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建房合同违约该怎么处理?


在探讨违建房合同违约的处理方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违建房。违建房是指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没有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合法手续就建造起来的房屋。这类房屋的建造违反了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因此,涉及违建房的合同通常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因为违建房本身不具备合法的建造和交易条件,其交易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既然合同无效,那么就不存在违约的说法了,因为违约是基于有效的合同而言的。不过,虽然合同无效,但如果一方在这个过程中有过错,给对方造成了损失,还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比如,在违建房合同签订过程中,如果是出卖方明知房屋是违建还将其出售,那么出卖方就存在过错。当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出卖方要返还买房人支付的购房款,如果买房人因为购买该违建房有其他损失,比如装修费用等,出卖方也需要进行赔偿。反之,如果买房人在签订合同时知道房屋是违建仍购买,那么买房人自身也存在一定过错,对于自己的损失也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如果在处理违建房合同无效后的赔偿等问题上,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合同、付款凭证、装修费用票据等,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实际损失等情况,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总之,在遇到违建房合同相关问题时,要依据法律规定,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