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非法改装电动车和机动车发生的事故?


在处理非法改装电动车和机动车发生的事故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则来进行。首先,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要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如果有人受伤,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伤者进行救治。同时,拨打122报警电话,通知交警部门前来处理事故。这是因为及时报警能够让专业人员尽快到达现场,固定证据,为后续的事故处理提供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这体现了报警在事故处理中的重要性。 交警到达现场后,会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工作。他们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包括测量车辆的位置、刹车痕迹等,以确定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还会询问事故双方当事人以及现场证人,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此外,会对非法改装的电动车和机动车进行检查,确定其改装的情况以及改装是否对事故的发生产生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擅自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机动车型的,没收非法生产、销售的机动车成品及配件,可以并处非法产品价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有营业执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没有营业执照的,予以查封。虽然这主要是针对非法生产销售环节,但也表明了法律对非法改装行为的严格态度,在事故处理中非法改装情况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关于事故责任的划分,交警会根据事故现场的勘查结果、当事人的陈述以及相关证据,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的规定来进行认定。该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如果一方的非法改装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该方可能会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例如,如果机动车非法改装了刹车系统,导致刹车失灵而引发事故,那么机动车方很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 在责任认定之后,如果涉及到赔偿问题,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会根据交警的责任认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确定赔偿的范围和金额。《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对于非法改装的电动车,如果其被认定为非机动车,那么赔偿规则会有所不同,一般按照过错比例来承担赔偿责任。总之,处理非法改装电动车和机动车的事故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