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印制商标标识应该如何处理?


在商业活动中,商标标识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和法律意义。非法印制商标标识不仅会侵犯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还会扰乱市场秩序。那么,对于非法印制商标标识的行为,法律是如何规定处理方式的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非法印制商标标识。简单来说,就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印制其商标标识,或者印制假冒、伪造的商标标识等行为。比如,没有获得某知名品牌的授权,就私自印制带有该品牌商标的标签、包装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也就是说,如果被认定为非法印制商标标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责令立即停止这种侵权行为。同时,会没收、销毁那些非法印制的商标标识以及用于印制的工具。要是有违法经营额,根据具体的经营额情况进行罚款。违法经营额越高,罚款也就可能越高。如果情节严重,比如在五年内实施了两次以上的商标侵权行为,处罚会更重。 此外,如果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因为非法印制商标标识的行为遭受了损失,他们还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要求侵权人进行赔偿。赔偿的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对于非法印制商标标识的行为,法律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和处理方式。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遵守法律规定,尊重他人的商标权利,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