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运营者篡改其收集的信息该如何处理?


网络运营者篡改其收集的信息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处理方式。 首先,网络运营者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当网络运营者篡改收集的信息时,明显违背了上述规定。 对于这种行为,被侵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网络运营者篡改信息给用户造成了财产损失,用户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另一方面,从行政管理角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所以,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篡改信息的网络运营者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如果用户发现网络运营者篡改其收集的信息,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信息变更前后的截图等。可以先与网络运营者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其改正错误并承担相应责任。若协商不成,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