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电动车撞上违停机动车受伤了该如何处理?


当夜间电动车撞上违停机动车导致电动车驾驶人受伤时,这属于一起交通事故,涉及到责任认定和赔偿等法律问题。 首先,在责任认定方面,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来判断。根据该法的规定,车辆应当在规定的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违停的机动车违反了这些规定,对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过错。而电动车驾驶人在夜间行驶时,也有注意观察道路情况、确保安全行驶的义务。具体的责任划分,要由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如违停车辆的位置、电动车的行驶速度、是否采取了合理的避让措施等,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确定。一般来说,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责任划分情况:如果违停车辆严重妨碍了通行,电动车驾驶人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仍无法避免事故,那么违停车辆可能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如果电动车驾驶人自身也存在一定过错,如超速、未开启车灯等,可能会减轻违停车辆的责任,双方按照各自的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其次,关于赔偿问题。如果经过责任认定,违停车辆一方需要承担责任,那么电动车驾驶人可以要求其进行赔偿。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赔偿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根据该法,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双方就赔偿问题能够协商一致,可以签订赔偿协议进行赔偿。如果协商不成,电动车驾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夜间电动车撞上违停机动车受伤后,要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进行责任认定,然后根据责任划分情况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