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商标权应该怎么处理?


当发生侵害商标权的情况时,有多种处理途径可供选择。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所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权给予了明确的保护。 如果发现商标权被侵害,第一种方式是协商解决。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就侵权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双方可以就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方式比较温和,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商业关系,同时也能高效地解决问题。比如,双方可以约定侵权方立即停止使用相似商标,并给予被侵权方一定的经济赔偿。 若协商不成,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借助司法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诉讼过程中,被侵权人需要向法院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以及自己因此遭受的损失。法院会依据《商标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法院认定侵权行为成立,会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其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另外,被侵权人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总之,在面对商标权被侵害的情况时,被侵权人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