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清该怎么处理?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责任认定不清,很多当事人会感到无所适从。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处理办法。 首先,要明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性。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确定事故各方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当遇到责任认定不清的情况时,第一步要积极配合交警的调查工作。交警会通过现场勘查、询问当事人、调取监控等方式来收集证据。当事人应当如实提供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因为如实配合有助于交警尽快查明事故真相,明确责任。 如果经过交警的调查,仍然无法明确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当事人也可以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比如现场的照片、视频,目击证人的证言等。这些证据可以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地位。如果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事故责任进行重新认定和划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