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该怎么处理?

我之前看到有人晕倒就赶紧上去帮忙做急救,结果救助过程中可能用力不当造成了对方一点小损伤。我心里很担心,不知道这种自愿实施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情况该怎么处理,我会不会要承担责任啊?
展开 view-more
  • #紧急救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生活中,当遇到他人处于紧急危险情况时,许多热心人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自愿实施紧急救助。然而,有时可能会在救助过程中造成受助人一定的损害,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法定或约定救助义务的情况下,救助人出于道义、善良的动机,主动对处于紧急危险中的受助人进行救助的行为。比如在马路上看到有人突然发病晕倒,上前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对于自愿实施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的责任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有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被称为“好人法”条款,其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在他人面临危险时积极伸出援手,消除救助人的后顾之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救助人可以毫无限制地随意行动。救助人在实施救助行为时,还是应当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虽然法律给予了救助人一定的豁免权,但如果救助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那么可能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救助人明明知道自己没有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却故意采用一些可能会对受助人造成严重伤害的方法进行救助,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要承担责任。 当发生自愿实施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情况时,受助人或者其家属应该理性看待。要认识到救助人是出于善意来帮助的,不能随意要求救助人承担责任。如果双方因此产生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若协商、调解不成,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正的裁决。 总之,法律既鼓励人们积极实施紧急救助行为,保护救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求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谨慎和理性。这样既能弘扬社会正气,又能保障受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