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纠纷如何认定?
我家跟村里另一户人家因为一块集体土地起了纠纷,这块地之前也没明确划分到底归谁。现在双方各执一词,都觉得是自己家的。我想知道这种集体土地纠纷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呢,依据什么来判断土地该归谁使用?
展开


集体土地纠纷的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明确法律依据和流程的过程。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认定的相关方面。 首先,从主体方面来看,集体土地涉及的主体主要有村农民集体、村内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乡镇农民集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所以在认定纠纷时,要先明确涉及的集体土地到底归哪个主体所有。 其次,从土地权属方面认定。土地权属证书是认定土地归属的重要凭证。《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指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土地管理部门具体承办。如果双方都有土地权属证书,就要看证书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记载的内容是否存在冲突。若一方有证书而另一方没有,一般情况下有合法证书的一方更具优势,但也要考虑证书取得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程序是否合法。 再者,考虑土地的使用情况。长期稳定地对土地进行实际使用和管理的事实也是认定的重要因素。比如,一方在土地上进行了长期的耕种、建设等活动,且没有其他方提出过异议,那么在认定时会对其实际使用情况予以考虑。不过,使用情况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和土地的规划用途。 最后,如果通过上述常规方法仍无法认定纠纷,就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政府提出土地确权申请,由人民政府进行调查处理。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来最终确定土地的归属和纠纷的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