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贪污罪的帮助犯如何认定?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国企工作,他帮领导做了一些财务上的操作,后来听说领导可能涉及贪污。我担心朋友会被认定为贪污罪的帮助犯,所以想了解下法律上对贪污罪的帮助犯是怎么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展开 view-more
  • #贪污帮助犯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了解贪污罪的帮助犯如何认定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贪污罪的定义。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而贪污罪的帮助犯,指的是在贪污犯罪中,不直接实施贪污行为,但为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得贪污行为得以顺利进行的人。帮助犯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实行行为,但其行为对贪污犯罪的完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要认定贪污罪的帮助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首先是主观方面。帮助犯必须具有帮助他人实施贪污犯罪的故意。这意味着帮助犯明知实行犯的行为是贪污行为,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从而为实行犯提供帮助。例如,会计人员明知领导要贪污公款,还主动为其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这就体现了帮助的故意。如果只是因为疏忽或者不知情而实施了一些行为,客观上对贪污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主观上没有帮助贪污的故意,那么就不能认定为帮助犯。 其次是客观方面。帮助犯实施了帮助行为。帮助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物质上的帮助,比如提供作案工具、资金等;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帮助,比如为实行犯出谋划策、撑腰打气等。比如,为贪污者提供空白发票用于虚报账目,或者在贪污行为实施前为其制定详细的计划,这些都属于帮助行为。而且,帮助行为与贪污实行行为之间要有因果关系,即帮助行为对贪污行为的完成起到了推动或促进作用。 另外,帮助行为的时间也有一定要求。帮助行为可以发生在贪污行为实施之前、实施过程中或者实施之后。事前帮助,如为贪污行为准备条件;事中帮助,如在贪污过程中协助转移财物;事后帮助,如帮助销毁证据、窝藏赃款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贪污罪的帮助犯属于共同犯罪的范畴。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所以,一旦被认定为贪污罪的帮助犯,就要按照从犯的规定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总之,认定贪污罪的帮助犯需要综合考虑主观故意、客观帮助行为以及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要依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准确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