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网络暴力罪?
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网络暴力罪”这一具体罪名,但网络暴力行为可能涉及多个罪名,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不同情形下的认定标准。
首先是侮辱罪和诽谤罪。侮辱罪指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则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在网络环境中,比如在网上发布辱骂他人的言论、编造虚假事实诋毁他人等,如果浏览量、转发量达到一定标准,或者对被害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等,就可能构成这两个罪名。
其次是寻衅滋事罪。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在网络上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辱骂、恐吓等行为,扰乱网络公共秩序的,可能会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此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也可能与网络暴力相关。如果在网络暴力过程中,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触犯此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婚姻出轨在法律上具体是怎么判的?
女方有外遇并且提出离婚,该如何处理?
公 司亏损法人和股东如何承担债务?
起诉合伙分账的钱属于什么财产?
醉驾取保后还会被判刑坐牢吗?
简单交通事故该如何处理?
关税情况下怎么计算增值税?
民商事案件是什么意思?
刑事判决书没有责令退赔该怎么办?
买手机被骗多少钱可以立案?
养老金领取是按工作地还是户籍地?
派出所结案是不是就意味着事情结束了?
当月发票忘记打印该怎么处理?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问题包括哪些?
房屋交付面积与约定面积不一致该怎么处理?
结婚后父母赠与的财产,离婚时应当归谁所有?
婚内借条离婚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有哪些?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