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的情况下,如何认定逃逸死亡的呢?
我朋友前段时间开车不小心出了事,导致一人死亡,后来好像还涉及到逃逸死亡的认定问题。现在想了解清楚,具体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哪些条件才会被认定为逃逸死亡,认定的关键要点有哪些。
展开


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的情况下,认定逃逸死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首先,逃逸行为的发生时间必须是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也就是说,从事故实际发生的那一刻起,后续行为才可能涉及逃逸认定。例如,车辆碰撞导致一人受伤倒地,从这个时刻开始,如果驾驶员有逃逸行为,才进入逃逸认定的考量范围。 其次,逃逸行为必须是故意为之。行为人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车辆已经对他人造成了损害,并产生了交通事故的后果。比如,驾驶员感觉到车辆碰撞的冲击,看到有人受伤,却仍然选择驾车离开现场,这种主观上明知有事故发生还故意逃离的行为,是认定逃逸的重要因素。 再者,根据《两高关于审理交通肇事若干问题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比如,在事故发生后,伤者急需送往医院救治,但肇事者逃逸,导致伤者未能及时获得医疗救助,最终不幸死亡,这种情况就符合逃逸死亡的认定。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特殊情形。例如,有些肇事者可能在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进一步加重了损害后果,这种情况下,只要最初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最终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可能被认定为逃逸死亡。 总之,逃逸死亡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行为人主观故意以及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