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假想防卫应该如何认定及处理?

我之前和人发生冲突,对方只是伸手推了我一下,我以为他要动手打我,就还手把他打伤了。现在对方要我赔偿,我觉得自己是正当防卫。我想知道像我这种情况是不是假想防卫,法律上对假想防卫是怎么认定和处理的?
展开 view-more
  • #假想防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假想防卫如何认定及处理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假想防卫。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不法侵害发生,但是当事人以为有,然后采取了防卫行动。 认定假想防卫,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判断。首先,要确认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比如,甲看到乙拿着棍子朝自己走来,以为乙要伤害自己,但实际上乙只是拿着棍子准备去修理自家花园,这里就不存在真正的不法侵害。其次,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认识错误,他坚信有不法侵害正在发生。例如,丙在一个治安不太好的地方,看到有人在后面快步跟着自己,就以为对方要抢劫,而实际上那个人只是赶时间抄近路。最后,行为人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实施了所谓的“防卫”行为。 关于假想防卫的处理,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不存在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主观上存在过失,那么可能要承担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例如,丁在小区里看到一个小孩拿着玩具枪玩耍,他本应能判断出这不会对自己造成真正的危险,但却误以为是真枪而将小孩打伤,这种情况下丁可能构成过失犯罪。 如果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预见不存在不法侵害,主观上没有罪过,那么按照意外事件处理,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比如,戊在深夜听到窗外有奇怪的声响,以为有小偷进来,开灯后看到一个黑影,便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砸过去,结果发现是邻居家的小孩调皮爬进院子,这种情况下戊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 在民事方面,假想防卫造成他人损害的,可能要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不存在过错,依照法律的特别规定也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总之,对于假想防卫的认定和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具体的事实和情节,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准确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