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分包转包如何认定?


在建筑工程领域,违法分包和转包是常见的问题,准确认定它们对于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违法分包和转包的认定。 首先,我们来看看转包的认定。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第三款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简单来说,如果一个施工单位拿到工程后,自己啥都不干,直接把工程整体或者拆成小块全给了别人干,这就是转包。 接下来,说说违法分包的认定。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违法分包是指下列行为:(一)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比如,总承包商把工程分包给没有相应资质的小施工队,或者在合同没约定且没经过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就把部分工程分包出去,又或者把主体结构的施工也分包了,还有分包商再把工程进行二次分包,这些都属于违法分包。 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也对违法分包和转包的情形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在实际认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相关主体是否存在违法分包和转包行为,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合同约定、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判断。 总之,认定违法分包和转包需要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从合同履行、资质条件、分包程序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