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有组织犯罪?


有组织犯罪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要准确认定它,需要深入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形。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有组织犯罪的认定方式。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有组织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有组织犯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这里明确指出了有组织犯罪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另一类是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这就是所谓的组织特征。简单来说,就是有一帮人长期聚集在一起,有带头的老大和相对固定的手下。第二,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这是经济特征。比如通过开设赌场、强迫交易等违法活动赚钱,用来维持组织的运转。第三,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这是行为特征。他们可能会用暴力手段欺负普通百姓,干一些违法的事情。第四,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这是非法控制特征。也就是说他们在某个地方或者某个行业里有很大的势力,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而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认定,恶势力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恶势力一般为三人以上,纠集者相对固定。他们虽然还没有达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程度,但同样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有组织犯罪的认定,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会依据上述法律规定的特征,还会结合具体的犯罪事实、证据情况等进行判断。比如会审查犯罪行为的时间跨度、犯罪的手段和方式、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同时,对于一些涉及保护伞、经济利益链条等复杂情况,也会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总之,有组织犯罪的认定是一个严谨的法律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证据来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