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专利侵权如何鉴定?


产品外观专利侵权鉴定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明确规则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指的是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在鉴定是否构成外观专利侵权时,通常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和原则。第一步是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也就是说,专利文件里的图片或照片展示的设计就是法律保护的范围。 第二步是进行对比。将被诉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进行比较。这里采用的是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原则。整体观察是指不能只盯着局部的细微差别,而要从产品的整体视觉效果去考量;综合判断则是要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产品的正常使用时容易被直接观察到的部位等。如果被诉侵权设计与授权外观设计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应当认定两者相同;如果无实质性差异,应当认定两者近似。 第三步是判断是否落入保护范围。如果经过对比,被诉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的外观设计相同或者近似,并且被诉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属于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那么就可以认定被诉侵权产品落入了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构成侵权。这里所说的相同种类产品很好理解,比如都是手机;相近种类产品则是指用途有相同点和关联性的产品,比如钢笔和圆珠笔。 此外,在鉴定过程中,还需要排除一些不构成侵权的情况。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等情形,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总之,产品外观专利侵权鉴定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原则进行,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建议寻求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或者相关机构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