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环保法六十三条该如何解读?

我在处理一些和环保相关的事务时,听说了环保法六十三条,但不太明白具体内容和意义。想知道这一条款具体规定了什么,适用哪些情况,对相关方有什么影响,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读。
展开 view-more
  • #环保法
  • #六十三条
  • #环境违法
  • #排污许可
  • #环境影响评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四种违法情形,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下面为你详细解读这四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建设单位未进行环评就擅自建设,并且在被责令停止建设后还不执行,就会触发环保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这是因为未进行环评的建设项目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预估的破坏,法律需要对此进行严格约束。 第二种情形是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排污许可证是企业合法排放污染物的凭证。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如果企业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就排放污染物,而且在被责令停止排污后仍然继续排污,这显然是对环保法律的公然违反,将受到拘留等处罚。 第三种情形是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这种行为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逃避监管而采取的恶劣手段。暗管等方式会使污染物直接进入环境,而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则会掩盖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会导致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就排放出去。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环境管理秩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法律对其进行严厉制裁。 第四种情形是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通常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如果企业或个人违反规定生产、使用这些农药,并且在被责令改正后仍然不改正,也会受到环保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处罚。 总之,环保法第六十三条旨在通过严厉的处罚措施,打击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环境管理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