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对醉酒驾驶行为是否应当出罪该如何判断?

自己对醉酒驾驶行为是否出罪不太明白。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醉酒驾驶可能会被认为应当出罪,什么情况下肯定不能出罪,也想搞清楚法律在这方面的判定标准到底是怎么回事,希望能有个清晰的解释。
展开 view-more
  • #醉酒驾驶
  • #出罪判断
  • #危险驾驶
  • #法律标准
  • #刑法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判断醉酒驾驶行为是否应当出罪,要从多方面来看。 首先,得明确醉酒驾驶的认定标准。按照《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这说明,一般达到上述酒精含量标准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就构成犯罪。 从犯罪构成角度分析,危险驾驶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只要醉酒驾驶行为对公共安全带来潜在危险,就符合客体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这一行为。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存在出罪的可能。比如血液酒精含量显著轻微,刚超过醉驾标准一点,并且未造成任何实质性危害后果,像没有引发交通事故、未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有可能被考虑出罪。此外,如果存在紧急避险等正当理由,例如为了避免更大的危险而不得不醉酒驾车,也可能影响是否出罪的判断。 实践中,法院会综合各种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判断醉酒驾驶行为是否应当出罪。要考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主观过错等多方面因素。 总之,醉酒驾驶行为一般构成犯罪,但在特定条件下有出罪可能,具体判断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