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定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常见的刑事犯罪,在日常生活中,准确判定是否构成此罪十分关键。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判定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交通肇事罪的定义。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在交通活动中,因为违反了相关的交通规则,导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就可能构成这个罪名。 判定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一是要看是否存在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里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与交通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酒后驾驶、超速行驶、闯红灯、无证驾驶等行为,都属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如果没有违反这些法规,即便发生了交通事故,也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例如,正常行驶过程中,由于其他车辆突然变道导致的碰撞,自己没有违反交通法规,一般就不构成此罪。 二是看是否发生了重大事故,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此外,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三是要确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重大事故及严重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严重后果必须是由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直接导致的。如果虽然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但事故的发生是由其他独立的原因造成的,那么也不构成交通肇事罪。比如,司机虽然超速行驶,但事故是因为道路突然塌陷导致的,这种情况下,超速行驶与事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总之,判定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只有当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重大事故及严重后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具备时,才能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对具体的案件情况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