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该如何判定?
我不小心导致别人重伤了,但真不是故意的。现在对方要追究责任,我很慌,不知道这种不是故意伤害导致重伤的情况,法律上是怎么判定的,我会不会被认定成故意犯罪啊?
展开


在法律层面,判定不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需要从主客观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故意伤害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意图;而不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往往涉及过失致人重伤等情形。过失致人重伤,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重伤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重伤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对于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是有相应的刑事处罚的。在判定是否属于不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情况时,要重点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如果行为人没有积极追求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疏忽或者过于自信,那么一般会倾向于认定为过失。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甲在清理仓库时,随意挪动货物,没有查看周围情况,结果货物倒塌砸伤了乙,导致乙重伤。甲并没有想要伤害乙的故意,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这种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另外,判定过程中还会结合行为发生的具体环境、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等因素。比如,在一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场景中,行为人是否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果没有遵守规定导致他人重伤,即使不是故意的,也可能构成过失致人重伤。总之,判定不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司法机关依据具体案件事实,结合法律规定进行准确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