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父母给的存款,怎样才算个人财产?
我结婚后,父母给了我一笔存款。我担心这笔钱会被算作夫妻共同财产,以后万一有什么变故就麻烦了。我想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让这笔存款只属于我个人呢?是需要签协议还是有其他办法?
展开


在婚姻关系中,婚后父母给予的存款是否属于个人财产,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如何让婚后父母给的存款算作个人财产。 首先,我们要明白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概念。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情况下由夫妻双方共同共有。而个人财产则是只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那么,让婚后父母给的存款成为个人财产的方法之一是签订赠与协议。父母可以和自己签订一份书面的赠与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写明这笔存款是赠与自己个人的,与配偶无关。这份协议最好进行公证,公证后的协议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能够更有力地证明该存款是个人财产。例如,父母在赠与协议中清晰地表述“本笔[X]元存款是赠与[子女姓名]个人的,不作为其与配偶的夫妻共同财产”。 其次,资金的交付方式也很重要。建议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交付存款,并且在转账备注中注明是对自己个人的赠与。这样在银行流水记录中就会有明确的体现,一旦出现纠纷,转账记录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比如,父母通过银行转账给子女时,在转账附言中写明“赠与[子女姓名]个人”。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将这笔存款与夫妻共同财产分开管理。不要将该存款与夫妻共同账户混同,单独开设一个账户存放这笔钱,避免资金的混同导致难以区分财产性质。 综上所述,通过签订明确的赠与协议、规范资金交付方式以及分开管理存款等措施,能够在法律层面上确保婚后父母给的存款属于个人财产。这样在遇到婚姻财产纠纷时,就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