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如何进行调解?


拆迁补偿调解是指在拆迁过程中,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补偿问题产生争议时,由中立的第三方介入,协助双方协商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从调解主体来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可以由房屋征收部门作为调解主体。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房屋征收部门在其中有责任和义务对拆迁补偿纠纷进行调解。其次,也可以申请由当地的基层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进行调解。基层政府熟悉当地情况,能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另外,还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这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具有中立性和专业性。 调解的步骤通常如下。第一步是申请。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都可以向相关调解主体提出调解申请。申请时,要说明调解的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第二步是受理。调解主体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调解的条件。如果符合,就会受理该申请,并通知双方当事人。第三步是调解。调解主体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协商。在调解过程中,双方要如实陈述自己的诉求和理由,调解人员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四步是达成协议。如果双方在调解人员的主持下,就拆迁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就会签订调解协议。调解协议具有合同的效力,双方都要按照协议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享有一些权利。比如,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认为调解人员与对方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调解的公正性,可以申请其回避。还有要求保密的权利,如果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等内容,可以要求调解过程和结果进行保密。同时,当事人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要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情绪化的表达,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沟通和协商。要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和证据,以便调解人员能全面了解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