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解知识产权纠纷?


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是一种较为温和且高效的解决方式,它能在不破坏双方合作关系的前提下,快速解决争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调解。一是行政调解,国家知识产权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像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各地的知识产权局,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知识产权纠纷进行调解。比如,当发生专利侵权纠纷时,当事人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调解。二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调解知识产权纠纷。它是依法设立的群众性组织,能够公正、及时地解决民间纠纷。此外,还可以由行业协会调解,一些行业协会针对本行业内的知识产权问题,也会开展调解工作。 接着,我们看看调解的具体流程。第一步是申请调解,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相关的调解机构提出书面或口头的调解申请,申请中要说明纠纷的基本情况、自己的诉求等信息。第二步是受理调解,调解机构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如果符合,就会受理该纠纷,并确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和调解员。第三步是开展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意见,了解纠纷的事实和争议焦点,然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提出调解方案。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调解方案进行协商和讨论,如果达成一致意见,就会签订调解协议。最后一步是履行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签订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也规定,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