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公证婚内财产协议?


婚内财产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夫妻双方的申请,依法证明夫妻双方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事项达成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公证婚内财产协议的步骤: 首先,准备相关材料。一般需要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用以证明双方的身份信息。还需要婚内财产协议文本,该文本应明确财产的范围、归属、分割方式等具体内容。同时,要提供财产的产权证明,像房产证、车辆行驶证、存款证明等,以证实财产的存在和权属。 接着,申请公证。夫妻双方需共同亲自到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并填写公证申请表。这里强调共同亲自前往,是因为婚内财产协议涉及双方的重大利益和真实意愿表达,必须双方同时在场。 然后,公证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协议内容是否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否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等。如果材料存在问题或不完整,公证机构可能会要求补充或修改。 之后,公证员会对夫妻双方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询问的目的是进一步确认双方签订协议的真实意愿、对协议内容的理解程度等。夫妻双方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问题。 最后,经过审查,若符合公证条件,公证机构会出具公证书。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证明婚内财产协议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有力证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第二十七条规定,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的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