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殴行为怎样进行过失相抵?
我前段时间和人发生了冲突,两人动起手来都受了伤。现在涉及到赔偿的问题,听说有过失相抵这个说法,我不太清楚在互殴这种情况下该怎么进行过失相抵,想知道法律上是怎么规定和操作的。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互殴行为指的是双方都出于侵害对方的故意而互相进行攻击的行为。而过失相抵,通俗来讲,就是当双方对损害的发生都有过错的时候,各自要根据自己的过错程度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在互殴行为里运用过失相抵原则,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这一规定就为互殴行为中的过失相抵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判断互殴中双方的过错程度,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是行为的起因。比如,如果是一方无端挑衅、辱骂对方,从而引发了互殴,那么挑起事端的一方过错可能就相对较大。例如,甲无缘无故辱骂乙,乙一气之下和甲打了起来,这种情况下甲的过错可能更明显。 其次是伤害行为的方式和程度。使用凶器进行攻击的一方,其过错通常会比仅用拳脚的一方大。要是甲手持棍棒殴打乙,而乙只是用拳头还击,那么甲在过错程度上可能就要承担更重的责任。 再者是双方的主观故意。如果一方有明显的伤害故意,并且积极追求伤害结果,而另一方只是在防卫或者反抗,那么前者的过错会更大。比如甲事先就有伤害乙的预谋,主动挑起并积极实施互殴,乙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手,这种情况下甲的主观恶性更大。 在确定双方的过错比例之后,就可以按照这个比例来分担责任。例如,经过认定,甲在互殴中过错比例为70%,乙的过错比例为30%。如果乙因此遭受了10000元的损失,那么甲需要赔偿乙7000元(10000×70%),剩下的3000元由乙自己承担。 总之,在互殴行为中运用过失相抵原则,关键在于公平合理地确定双方的过错程度,以此来分担责任,这不仅符合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也有助于妥善解决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