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订立合同怎样防止被欺诈?

我最近要和一家公司签合同,但是听说合同欺诈的情况挺多的,我心里有点没底。我想知道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自己被欺诈呢?比如在审查对方资质、合同条款方面,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展开 view-more
  • #合同欺诈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也存在被欺诈的风险。那么,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防止被欺诈呢? 首先,要对合同相对方进行全面的主体资格审查。这就好比我们交朋友,得先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对于企业而言,要查看其营业执照,确认其是否合法注册、是否在经营期限内、经营范围是否涵盖了合同涉及的业务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签订的合同才可能有效。如果对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超越经营范围签订合同,可能会导致合同效力存在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渠道,了解其信用状况,是否有不良记录、涉诉案件等。比如,若发现对方有大量未履行的法院判决,那就要格外谨慎了。 其次,仔细审查合同条款至关重要。合同条款是双方权利义务的具体体现,就像游戏规则一样,必须清晰明确。要注意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是否明确具体。例如,对于质量标准,不能模糊表述,要明确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企业标准。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内容应当具体确定,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所以,在订立合同时,尽量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条款,以免给欺诈者可乘之机。同时,对于违约责任条款要详细约定,明确一方违约时应承担的责任,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对方的行为。 再者,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这就像我们在旅途中留下照片作为纪念一样,证据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武器。比如,双方的往来邮件、聊天记录、书面文件等,都要妥善保存。一旦发生纠纷,这些证据可以帮助我们还原事实真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所以,保留好证据,才能在发生欺诈纠纷时,有足够的底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在签订合同前,可以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法律专业人士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可以从法律的角度对合同进行审查,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提供专业的建议。比如,律师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合同条款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存在隐藏的陷阱等。虽然这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但与可能遭受的欺诈损失相比,是非常值得的。 最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也要保持警惕。如果发现对方有异常行为,如拖延交货、拒绝提供必要的文件等,要及时与对方沟通,并保留相关证据。如果情况严重,可能构成欺诈的,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订立合同防止被欺诈需要我们在多个方面做好防范工作,从主体资格审查到合同条款审查,再到证据保留和专业人士的协助等,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合同欺诈的风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