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该如何维权?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它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当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犯时,有多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商业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当遇到商业秘密被侵犯的情况,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其一,协商解决。发现商业秘密被侵犯后,企业可以先尝试与侵权方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返还或销毁涉及商业秘密的资料,并赔偿因侵权行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长时间的法律程序,节省时间和成本,并且有可能与侵权方达成较为友好的解决方案。其二,行政投诉。如果协商不成,企业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行政机关投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机关有权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通过行政手段制止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其三,民事诉讼。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企业可以要求侵权方赔偿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同时,还可以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其四,刑事报案。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企业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通过刑事诉讼程序,追究侵权方的刑事责任,更有力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总之,企业在商业秘密被侵犯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维权措施,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也应当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