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保健品诈骗罪?
我之前买了一些保健品,花了不少钱,后来感觉自己可能被骗了。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怎样才会被认定为保健品诈骗罪呢?是商家虚假宣传就算,还是要有其他条件?我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自己是不是遭遇了这种诈骗呢?
展开


保健品诈骗罪,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在法律层面,它通常涉及到诈骗罪这一范畴。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认定保健品诈骗罪,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考量。首先是主观方面,犯罪嫌疑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就是说,卖保健品的人从一开始就打算通过售卖保健品这种手段,把消费者的钱骗到手据为己有,而不是正常地进行商品交易。例如,一些不法商家明知自己的保健品并没有宣传的那些神奇功效,却故意夸大其词,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掏钱购买,这就体现了非法占有的目的。 其次是客观行为。这里主要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式。虚构事实就是编造根本不存在的情况。比如,商家声称他们的保健品可以治愈癌症、糖尿病等严重疾病,但实际上这些保健品只是普通的食品,根本没有治疗疾病的功效。隐瞒真相则是故意不透露保健品的真实情况,像隐瞒保健品的成分、质量问题等。例如,某些保健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商家却不告知消费者。 最后,关于诈骗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只有当诈骗金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时,才会构成诈骗罪。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这个幅度内确定具体的数额标准。 综上所述,要认定保健品诈骗罪,需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目的、实施的客观行为以及诈骗的数额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