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脱罪如何处罚?
我有个朋友之前因为一些事被关押了,结果他没忍住跑了,现在又被抓回去了。我很担心他,想知道法律上对于逃脱罪是怎么处罚的,会判多久啊,会不会很严重?
展开


逃脱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下面从犯罪构成、法律依据以及处罚标准等方面来详细介绍逃脱罪的处罚情况。 首先,从犯罪构成来看,逃脱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这里的“依法被关押”,是指依据法律规定,被司法机关采用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或者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后在监狱等场所服刑。比如,张三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并关押在看守所,李四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监狱服刑,他们如果实施逃脱行为,就可能构成逃脱罪。 从主观方面来说,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也就是明知自己的逃脱行为会破坏司法机关的监管秩序,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不构成此罪。例如,王五在被关押期间,因为精神错乱误打误撞走出了关押场所,这种情况就不构成逃脱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是对逃脱罪处罚的法律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处罚逃脱罪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逃脱行为情节较轻,比如刚刚开始逃脱就被及时发现并抓获,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会在量刑幅度内从轻处罚。但如果逃脱行为情节严重,例如在逃脱过程中使用暴力手段伤害监管人员、造成监管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或者逃脱后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等,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 总之,逃脱罪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破坏司法监管秩序的犯罪行为。依法被关押的人员应该遵守监管规定,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